階層固化,就是在物質生活上,父輩生活艱苦,孩子長大后,生活也會跟著艱苦;
在掌握的知識、技能上,父輩掌握的知識、技能貧乏,孩子長大后,掌握的知識、技能也十分貧乏;父輩思想上僵化,不愿意接收新鮮事物,孩子長大后,思想上也會跟著僵化,不愿意接收新鮮事物。
孩子沒有能力、沒有意愿追求更好的生活,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階層的上升幾乎沒有可能。
階層跌落,一種情況是父輩是富人,處于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淪為中產階層,孩子的孩子,淪為貧窮階層?;蛘吒篙吺歉蝗?,孩子直接淪為貧窮階層,孩子的孩子,階層固化,也會成為貧窮階層的一員。
另外一種情況,父輩是中產階層,但是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淪為貧窮階層。孩子的孩子,階層固化,也會成為貧窮階層的一員。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過得好,過得有希望,有激情?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為人類作出一些他們自己的貢獻?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比自己過得好,過得有希望,有激情?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為人類作出一些他們自己的貢獻?
答案是:教育,良好的教育。
人類是大自然不斷進化的產物。
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發展、保持了好奇心,不斷的學習、探索,不斷的進步,人類社會長能夠發展到今天,物質生活水平極大豐富,知識極大的豐富。
如果沒有早期人類的仰望星空,就不會知道氣候有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什么時候到來。
正是因為人類好奇的天性,有了早期人類的仰望星空,我們知道了氣候有春夏秋冬的輪回,知道了春夏秋冬什么時候到來,我們才能發展出農耕文明,奠定人類文明的基礎。
正是因為人類好奇的天性,為了讓知識傳承下去,我們發明了造紙術和活字印刷,并傳遍全世界,讓人類的知識能夠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正是因為人類好奇的天性,我們發明了蒸汽機,人類社會進入了機械時代,物質生活水平極大的豐富。
正是因為人類好奇的天性,從上個世紀初開始,我們發展出了相對論、量子理論,奠定了我們現在信息社會的基礎,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社會的新的階段。
人類在極大的生存壓力下,只有保持好奇的天性,才能生存、發展到今天。
今天,我們的物質極大的豐富,物質生活水平極大的提高,基本的生存條件已經能夠得到保證,早已經沒有早期的人類所面對的那么大的生存壓力。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對孩子教育的兩個極端,即:溺愛和漠不關心,都有了實施的更好條件。
正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溺愛、遷就,或者對孩子教育漠不關心、不得法,造成了我們孩子的階層固化、階層跌落。
我們人類同時也有惰性,大腦思維有舒適地帶,我們也有大腦思維呆在舒適地帶的惰性。
同時,我們也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性,例如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等等。
如果我們對孩子一味的溺愛、遷就,或者對孩子教育漠不關心、不得法,就會讓孩子大腦思維呆在舒適地帶,思想僵化,失去對外界刺激的正確反應能力,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就會失去好奇的天性,不思進取,不會、不能掌握正確的知識,不能適應我們這個不斷進步的社會,我們的孩子就會階層固化、階層跌落。
我們要怎樣做,才能避免階層固化、階層跌落呢?
有一門科學,是研究兒童學習心理過程的科學,也就是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按照發展心理學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的智力或稱認知能力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4個階段:
各個階段的特征,請見這張表。
第一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大致年齡是出生到2歲。
第二個階段,前運算階段,大致年齡是2歲到7歲。
第三個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大致年齡是7歲到11歲。
第四個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大致年齡是11歲到成年。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